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6:02 点击次数:187
亲友相聚,阖家团圆,是春节的主旋律。但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不分昼夜,平凡的身影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。当那些稚嫩的花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贴上“危重症”的标签,当尚未盛开的生命需要各种支持手段才能维持,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门外的家长,对于跟小儿重症医学科(PICU)有关的这一群人而言,眼前的春节,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。
1月23日,腊月二十四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穿戴好隔离衣帽、鞋套,走进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。急促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,护士推着治疗车,争分夺秒地赶往下一个病床;她们的指尖在输液泵上快速调整,只为确保每一滴药液都精准无误;围在病床旁的医护团队低声讨论,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,每一个决策都凝聚着他们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……
“孩子生病,不会分时候。病情不重的孩子,到不了这儿。”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春旭告诉记者,危重症患儿随时会来,情况瞬息万变,护士团队的工作日常,是复盘每一位患者的病情,确认药物的使用,核对仪器的参数,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体征变化。除了基本信息,还要详细交代患者夜间病情的起伏,突发状况的应对。
“一周前,16号床的孩子因为流感导致呼吸困难,从昆山送到了儿童医院。我们紧急为她做了气管插管,上了呼吸机。目前情况已经好转,下午就可以转至普通病房,能和家人一起过个年了。”看着坐起身吃早饭的小患者,张春旭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欣慰。
因为没有家属陪护,医护人员除了承担治疗、护理工作,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。喂奶、翻身、擦脸,那些小心翼翼又温柔专注的身影,让人感觉安心与温暖。
不过,这看似静好的氛围中,涌动着随时可能爆发的“惊涛骇浪”。
隔壁病床2岁的小宇因高烧、昏迷、惊厥不止入院,经过系列检查,确诊为重症脑炎。每一次惊厥的发作,可能都是对大脑的一次损害。护士正在遵医嘱推注着各种药物,终止孩子阵发性的抽搐,一旁的呼吸机也随时待命,随时应对作为“司令部”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导致呼吸衰竭。
“医护人员并非无所不能,但我希望可以竭尽所能。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救治的成败,病情没有轻重之分,时刻不能掉以轻心,我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。”张春旭说,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,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出悄然到来的危险,稳住孩子的生命体征,守住生命的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
在这里,应对各种紧急状况的充分预案是一种常态。春节假期期间,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团队24小时坚守,实行两班倒工作制,为患儿的健康做好万全准备。
护士龚喜说:“我的新年愿望是,和我的女友一起步入婚姻殿堂!”
护士朱笑笑说:“新的一年,希望父母身体健康!未来我也能有多一点的假期,带他们出去旅游,看看世界!”
护士吴婕说:“今天是我的22岁生日,我的生日愿望和新年愿望是,新的一年工作顺利,家人朋友们身体健康!新的一年我也要继续努力!”
护士长张春旭说:“我的新年愿望是,所有人都能身体健康!”
……
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春旭
春节是象征着这一年的团圆,但对于总在向病魔“宣战”的他们,拼其所有想要的,是让这些孩子拥有越过这一岁以后的更远的人生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实习生 田原
校对 李海慧